表面处理对紧固件螺纹配合的影响
在GB/T5267标准中,对能够容纳镀层的厚度作了相应的规定:螺杆长度≤5倍直径时,最大容纳镀层为8μm;螺杆长度≥5倍直径时,最大容纳镀层为6μm。对于≥8μm的表面处理层,不能用6g、6H的止通规来检验。
止通规
1、涂镀层较薄的镀层(小于12μm)
从内外螺纹的公差带位置中还可以看出,如果螺母公差带位置在下差位置,有可能会接近0位,但这种分布状态的可能性很小。螺母公差大多数分布在中上公差内,即使达到0位,也能够通过6H检验规的检验。
由于电镀的表面会产生集肤效应,表面层很容易镀上,镀层也比较均匀,而内孔比较难以镀上,且内部螺纹处的镀层相对比表面层薄,如果表面厚度达到8μm,内孔螺纹处通常达不到8μm。
因此,一般镀后的螺母公差带基本上仍能维持在6H的公差带位范围,可以用6H的止通规来检验。
外螺纹电镀后变化的情况比内螺纹情况简单一些,螺杆和螺纹电镀部位都在表面,在电镀后,镀层厚度均匀、变化不大;同样原理,由于镀涂层≤8μm,也可以采用6g止通规来检验。
表面处理(如电镀、氧化发黑、磷化、皂化、磷皂化)的镀涂层都比较薄,紧固件在制造中执行的公差能够容纳表明处理后较薄涂层厚度的增加。
因此,比较薄的表面处理镀涂层仍可用6g、6H的螺纹规进行检验。
2、涂镀层较厚的镀层(30μm以上)
以热浸镀锌为例。热浸镀锌层防腐蚀效果比较理想,镀涂的成本相对比较低、防腐效果良好,适用于各种防腐蚀要求较高、表面质量要求一般的金属零部件的表面处理,尤其是大的工程件(大型杆件、电线架设构件等)使用比较多。
由于耐蚀性良好,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但热浸镀锌工艺表面涂覆层比较厚,一般厚度为30~80μm,会对紧固件制造的公差带来一定的改变。
因此,在紧固件制造加工时,中径的尺寸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否则在表面处理后会形成螺母、螺栓不能互相配合的现象。
热浸镀锌表面处理工艺从1774年应用以来,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工艺比较成熟,相应的技术规范齐全,各种标准不断完善,热浸镀锌的镀前、镀厚的螺纹公差及控制范围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3、锌片涂层的公差带及配合(8~30μm)
薄的表面镀层(电镀)已有了相关标准,厚的涂镀层(电镀锌)各国专业协会也颁布了一下标准,做到有法可依。而在而二者之间的锌片涂层表面处理,怎样有效地实现螺纹的配合和检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
从1974年美国汽车工业开始应用达克罗技术至今有40年的历史。中国从1993年开始引进达克罗技术,1995年在工业领域进行应用,到目前有20多年的历史。
尽管生产工艺已处于成熟阶段,并且有了国产的达克罗涂料,但相应的标准欠缺,涂覆后的公差范围及螺纹检验没有相关的执行标准,目前只能按照供需双方的要求进行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