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图的标注经验

一   模具标注原则

1、所有图面均采用第三视角画法。

2、所标图面均不能用SCALE放大或缩小(即在计算器图面保持1:1),只能将图框放大或缩小。

3、图框大小的选取,依照图形的大小,复杂程度来定图框大小。

4、图形标注时,尽量采取1:1标注,以便核对图面。

5、图框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必须能被1整除。

  常用比例有:1:10、1:8、1:5、1:4、1:2.5、1:1.25、1:1、1.25:1、2:1、2.5:1、4:1、5:1、8:1、10:1等(特殊时可采用1:1.6)

6、图面出图字高为2.25,字宽为字高的0.75或0.8,为便于规划,我们统一RONENS或CHINA两种字型。

7、出图时坐标标注的尺寸线12~15MM,限界标注呎寸线长为6~7MM , 中心线露出界长1.2-1.5mm (都指出图后的长度)。

8、整套零件采用统一基准(即基准符号位置摆    放一致)﹕A 一般与装配图基准一致﹔B 可以整套图面按组立图基准旋转正90°

9、单位设定一般以十进制毫米为单位, 标注精度﹕角度标注(两位小数)﹐水孔﹑螺丝孔﹑逃孔等无装配精度以整数或整十条标注﹔有配合关系﹑成型部份等均以两位小数

10 、出图笔宽设定

  颜色———-笔宽 ———–备注

1 号色———-0.10 ———–红色            

2 号色———-0.10 ———–黄色

3 号色———-0.15 ———–绿色

4 号色———-0.10 ———–蓝色

5 号色———-0.10 ———–水蓝色

6 号色———-0.10 ———–紫色

7 号色———-0.20 ———–白色

8 号色———-0.08 ———–

9 号色———-0.08 ———–

   其它———-0.10————

11、常用图层

 名称    颜色     线型            应用范围

   0    white     continuous      轫廓线 可见线

  11    red       center          中心线 弹簧简化线

  13    green     hidden          不可见线

  14    cyan      continuous      加强结 顶针逃孔

  15    blue      hidden          不可见O型环

  16    magenta    hidden         不可见水孔及塞子

  17    white     continuous      轫廓线 可见线

  20    gray      phanton         打断线

  29    green     continuous      尺寸标注线

Center  ren       center          中心线

Hatch   gray      continuous      剖面线

模具腐蚀皮纹工艺原理及其流程

1.原理: 

    本工艺采用抗蚀转印油墨,在贴花纸上丝网印制装饰纹,用贴膜法把装饰纹油墨转印到模具上,经干燥修整后,进行化学腐蚀,便在模具上制得凹凸型装饰纹。

工艺流程:

    底图制作→照相制版→制丝网版→油墨调配→贴花纸印装饰纹→油墨干燥→模具前处理→贴花转印→干燥→修整→腐蚀→检验→清理、防锈。

2 装饰纹模具的工序

2.1 底图制作

    装饰纹底图除电脑或手工绘制外,多数选用塑料样件和人造革上的装饰纹。

 

    塑料样件应选取花纹清晰、均匀、平整的表面,先喷一层黑色自干漆,晾干后,用200目以上的白粉(碳酸钙)涂抹,填平纹路,再轻轻抹去突出面的白粉,使其露出黑色,直至版面花纹清晰,黑白分明,底图便告完成。

 

    如选用人造革装饰纹,可将人造革摊平钉紧在木板上,按上述要求同样加工,最好选用黑色人造革,可省去喷漆。

 

2.2 照相制版
    采用CR或SO软片,1:1对底图进行拍摄。照相底片大小以100mm×200mm左右为宜,便于制丝网版和贴花转印。

 

2.3 制丝网版
    用200~300目黄色涤纶丝绢,0.02mm厚的蓝色感光膜,铝质框架和照相底片,按制造印刷线路丝网版的方法制造。

 

2.4 油墨调配
    选取优质固体沥青500g,装入清洁无锈铁罐,加煤油300ml,放在可调温电炉上熬炼1~2h,控制微沸状态,适当搅拌,炼至适合丝网印刷的稠度,以冷却至室温为软冻状,表面又不结皮不起皱为佳,此为沥青油墨。

 

    沥青油墨和2711—4油墨(天津油墨厂产品),按重量比1:1混合,再加入牡丹牌No78燥油,用量为混合油墨重量的2%~5%,用油墨刀调匀,便制得抗蚀转印油墨。

 

2.5 贴花纸印装饰纹
    用WPS400型丝网印刷机,装上丝网版,橡胶刮板放上适量抗蚀转印油墨,先用废蓝图纸反面试印,用力要均匀,轻重要适度,不要回墨,直至印出均匀清晰的装饰纹,再用贴花纸印制。

 

    贴花纸印前应裁成适当大小,用干净橡皮刮板刮平。印制过程中如发生油墨堵塞网孔,图纹不清晰,说明油墨过干,可加适量煤油调稀;

 

    如果印制的装饰纹易模糊,说明油墨中煤油过量,可将油墨放在玻璃板上,用油墨刀反复调合,挥发部份煤油再印制。

 

2.6 油墨干燥
    将印好的贴花纸放入烘箱网格上,油墨面朝上,均匀摊开,不得重叠,控温40~45℃,烘至油墨半干状取出,即轻摸贴花纸上油墨不粘手,稍加压力便粘手,一般约烘10~15min。油墨烘得过干,转印时与模具不粘或结合力差;油墨过潮,转印易模糊。

 

2.7 模具前处理
    此工序应在贴花纸印装饰纹前做好。

    模具做装饰纹表面粗糙度应达到以上,不应有砂孔、划伤,以保证装饰纹完整、清晰、一致。未达到要求,应补充研磨。

 

    用回丝沾汽油擦洗模具型腔及四周,使表面清洁。不做装饰纹表面用硝基漆、过氯乙烯漆保护,刷涂二至三遍,孔、槽可用橡皮塞、橡皮泥、封箱带保护。

 

    待漆膜干透,做装饰纹表面用氧化镁水浆除油、清洗,直至表面能被水完全润湿。然后,用海绵将水吸干,电吹风吹干。

 

2.8 贴花转印
    根据模具型腔特点,将贴花纸剪成便于粘贴的形状,轻轻揭下印有装饰纹的一层薄纸,油墨面向模具,细心粘贴,要求平整服贴不起皱,平面用橡皮刮板刮一下,曲面用脱脂棉花揉成团,垂直用力压纸基,使贴花纸上油墨转印到模具上。

 

    转印完后,用海绵沾少量水将贴花纸润湿,再轻轻揭下纸基,用海绵或吸水纸吸干模具上的水。

 

2.9 干燥
    转印到模具上的油墨,夏天可自然干燥,冬天需用红外线灯烘干,要求表、里干透。

 

2.10 修整
    贴花转印相互交接处及有缺陷的装饰纹,用0号或1号描笔蘸取转印油墨修补,补后用红外线灯烘干,再用笔式修版刀修整多余油墨,直至装饰纹均匀清晰,衔接自然。

 

2.11 腐蚀
(1) 腐蚀液的配方
  三氯化铁     450~560g/L
  盐酸       5~10ml/L
  煤油       10~15滴/槽
  腐蚀液婆美度控制36~40°Be。

 

(2) 腐蚀前准备
    模具腐蚀前,做装饰纹处应用氧化镁水浆除油、清洗,再用水枪喷射自来水1min,以检查油墨与模具结合是否牢固。

 

    然后用羊毛排笔蘸腐蚀液刷一遍,无油墨处应呈均匀灰色,完全被水润湿,以保证腐蚀均匀。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如有油墨脱落,应立即停止腐蚀,推倒重来,重新贴花转印。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油墨与模具结合是非常牢的,发生脱落原因是操作不当,如贴花转印时,模具潮湿不干,或贴花转印纸上油墨烘得过干,或贴花转印后没有进行刮压,操作时应留心注意。

 

(3) 腐蚀
    确认模具可以腐蚀后,型腔四周用双面不干胶纸和聚氯乙烯塑料布贴围三层,形成腐蚀保护围裙,比模具长出400~600mm。腐蚀机采用喷嘴式球形喷头,半个球体均布19个喷嘴,可均匀立体喷射。

 

    用电动葫芦吊挂模具,型腔朝下,喷头朝上并处于保护围裙中心,两人扶住模具缓慢旋转,开动腐蚀机,用秒表计时,腐蚀7~10min,夏天取下限,冬天取上限。

 

    对装饰纹腐蚀深度有具体要求的模具,应用同种钢材做装饰纹腐蚀试样,测出所需时间。

 

2.12 检验
    将模具吊出,自来水迅速冲洗,用5~10倍放大镜或橡皮泥压印装饰纹,检查腐蚀深度。如腐蚀深度不够,可吊回补充腐蚀。达到要求,立即出槽清理。

2.13 清理、防锈
用自来水冲洗模具,洗净残余三氯化铁,拆除塑料围裙,用回丝擦干表面,剥去封箱带和过氯乙烯漆,硝基漆用香蕉水擦去,油墨用汽油擦除。清理完后用电吹风吹干模具,再用回丝沾防锈油涂抹模具表面。

 

3 工艺特点

(1) 采用自配油墨,具有抗蚀性好、粘合力强、可自然干燥、转印性能好等优点;

 

(2) 采用自制球型腐蚀喷头,腐蚀液能喷射成均匀半球面,适合复杂型腔腐蚀,加上型腔朝下,不会堆滞腐蚀液,能获得腐蚀深度均匀、无※角、图纹清晰、高质量的装饰纹;

 

(3) 工艺方法简单,操作容易,适合大、中、小模具,不受几何形状限制;

 

(4) 设备简单,材料消耗甚少,主要消耗贴花纸、转印油墨、保护漆,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

拉深模具的设计

    拉深模按其工序顺序可分为首次拉深模和后续各工序拉深模,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压边圈的结构和定位方式上的差异。按拉伸模使用的冲压设备又可分为单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及三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压边装置的不同(弹性压边和刚性压边)。按工序的组合来分,又可分为单工序拉深模、复合模和级进式拉深模。此外还可按有无压边装置分为无压边装置拉深模和有压边装置拉深模等。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拉深模典型结构。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1一凸模; 2一定位板; 3一凹模; 4一下模座

图 1 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

    1.首次拉深模

    (1) 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图1)此模具结构简单,常用于板料塑性好,相对厚度时的拉深。工件以定位板 2 定位,拉深结束后的卸件工作由凹模底部的台阶完成,拉深凸模要深入到凹模下面,所以该模具只适合于浅拉深。

    (2) 具有弹性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 这是最广泛采用的首次拉深模结构形式(图4.6.2)压边力由弹性元件的压缩产生。这种装置可装在上模部分( 即为上压边 ) ,也可装在下模部分( 即为下压边 ) 。上压边的特征是由于上模空间位置受到限制,不可能使用很大的弹簧或橡皮,因此上压边装置的压边力小,这种装置主要用在压边力不大的场合。相反,下压边装置的压边力可以较大,所以拉深模具常采用下压边装置。

    (3) 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 图 3 为在通用压力机上使用的落斜首次拉深复合模。它一般采用条料为坯料,故需设置导料板与卸料板。拉深凸模 9 的顶面稍低于落料凹模 10 ,刃面约一个料厚,使落料完毕后才进行拉深。拉深时由压力机气垫通过顶杆 7 和压边圈 8 进行压边。拉深完毕后靠顶杆 7 顶件,卸料则由刚性卸料板 2 承担。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1一凸模; 2一上模座; 3一打料杆; 4一推件块; 5一凹模;

6一定位板; 7一压边圈; 8一下模座; 9一卸料螺钉

图 2 有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

    (4) 双动压力机上使用的首次拉滦模(图4) 因双动压力机有两个滑块,其凸模 1 与拉深滑块( 内滑块 ) 相连接,而上模座 2(上模座上装有压边圈3) 与压边滑块(外滑块)相连。拉深时压边滑块首先带动压边圈压住毛坯,然后拉深滑块带动拉深凸模下行进行拉深。此模具因装有刚性压边装置,所以模具结构显得很简单,制造周期也短,成本也低,但压力机设备投资较高。

    2.后续各工序拉深模

    后续拉深用的毛坯是已经过首次拉深的半成品筒形件,而不再是平板毛坯。因此其定位装置、压边装置与首次拉深模是完全不同的。后续各工序拉深模的定位方法常用的有三种:第一种采用特定的定位板(图4.6.5) ;第二种是凹模上加工出供半成品定位的凹窝;第三种为利用半成品内孔,用凸模外形或压边圈的外形来定位(图6) 。此时所用压边装置已不再是平板结构,而应是圆筒形结构。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1-导料板;2-卸料板;3-打料杆;4-凸凹模;5-上模座;

6-下模座;7-顶杆;8-压边圈;9-拉深凸模;10-落料凹模

图 3 落料拉深复合模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1-凸模;2-上模座;3-压边圈;4-凹模;5-上模座;6-顶件块

图 4 双动压力机上使用的首次拉深模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图 5 无压边装置的后续工序拉深模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图 6 有压边装置的后续各工序拉深模

   (1) 无压边装置的后续各工序拉深模(图 5)此拉深模因无压边圈,故不能进行严格的多次拉深,用于直径缩小较少的拉深或整形等,要求侧壁料厚一致或要求尺寸精度高时采用该模具。

    (2) 带压料装置的后续各工序拉深模(图 6)此结构是广泛采用的形式。压边圈兼作毛坯的定位圈。由于再次拉深工件一般较深,为了防止弹性压边力随行程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可以在压边圈上安装限位销来控制压边力的增长(参见图 8)。

4.6.2 拉深模工作部分的结构和尺寸

    拉深模工作部分的尺寸指的是凹模圆角半径拉深模具的设计凸模圆角半径拉深模具的设计,凸、凹模的间隙 c ,凸模直径拉深模具的设计,凹模直径拉深模具的设计等,如图 7 所示。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单顶针板组合二次顶出机构

二次頂出

    一般情況下,從模具中取出成品,無論是採用單一或者是多元件的頂出機構,其頂出動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由於成品的形狀特殊,或者是量產時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頂出後,成品仍然在模穴中,或者是無法自動脫落時,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頂出動作。這樣的頂出動作設計,稱為二次頂出。

    二次頂出,能夠讓頂出流程順暢化,對於某些頂出行程需求較大的產品,利用二次頂出可以減少頂針在頂出時施加的力量,避免頂出時造成產品上的缺陷。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單頂針板組合的二次頂出機構

    所謂單頂針板組合,就是一般常見的單套頂針板組合(上頂針板及下頂針板各一),由於僅有單套的頂針板組合,因此射出機頂出的動作僅提供傳統的一次頂出;另一次頂出就必須配合其他的模具機構設計(例如彈簧)來進行。

    單頂針板的二次頂出機構,可以分成下列幾類:

    1. 公母模板彈開式
    2. 公母模板拉開式
    3. 頂針板組合機構
    4. 浮動模仁

    以下,將根據各種不同的設計,提供參考的設計圖面。

公母模板彈開式二次頂出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第一段頂出發生在公母模板開啟時。彈簧將模板(或局部模仁)頂出一小段距離。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第二段頂出由頂針板作動,利用頂針將產品頂離模穴。

    利用彈簧完成二次頂出,在模具結構上是最簡單的方法,需要額外加工的部分也很少。但是,彈簧的缺點(彈性疲乏),也是這種頂出方式的缺點。隨時注意彈簧是否能夠順利動作,以及檢查第一段頂出的頂出行程,是避免模具機構失效的安全措施。

    公母模板彈開式二次頂出有幾種變形

1、彈簧推動模板改為彈簧推動『頂出入子』

    上圖所示,是利用彈簧推動整塊模板。實際應用時,可以根據產品的造型,改為推動頂出入子。例如下圖,這樣可以減少彈簧每次推動所需要克服的重量,增加彈簧的壽命。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2、如果第一段頂出的行程不需要很長,利用優力膠代替彈簧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優力膠是一種人工橡膠發泡製成的材料,它的壓縮比例不高,大約只有1/3;不能像線圈彈簧一樣,壓縮比例可以達到1/2。在硬度上它與氣壓彈簧有一點相似,就是越壓到底越硬,但是它在更短的行程內會增加得更硬。它的疲勞強度也不如線圈彈簧,但只要適度的潤滑,仍然可以維持很久。

優力膠比較麻煩的問題是對溫度非常的敏感,在低溫時會變硬,在高溫時會變軟。使用者在使用上必須特別注意其壽命,模具維護時記得檢查並且更換有問題的材料。

公母模板拉開式二次頂出

    雖然利用彈簧,可以在開模後進行脫料板的頂出,但是對於大型模座來說,彈簧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有其他的機構來處理這樣的問題。

    這種機構,我們稱為 Tension Links,如下圖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機構的組裝非常簡單,動作如下圖所示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一般來說,為了避免機構動作出狀況,會有一些額外的機構,來保證原始的機構設計動作順利。

配合 chain link 的機構,就是鍊條。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鍊條與 chain link 的搭配動作,如下圖所示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一旦脫料板頂出後,再利用頂針機構進行二次頂出。

頂針板組合機構二次頂出 

    二次頂出,還可以利用頂針的變化來完成。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至於頂針採用兩截式頂針,只是在於增加頂針的強度,避免頂出時發生撓曲變形。

    採用這種頂針來完成兩段式頂出,在模具結構上是最簡單的,只要在頂針板上動手腳就行了。

此處舉的例子,是利用這種機構,來進行潛伏式澆口的切斷。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頂出時,左側的頂針會先動作,直到下固定板頂到右側頂針下方以紅色線條圈起來的頂針頭時,右側的頂針才會開始動作。

    這樣的二次頂出結構,可以避免潛伏式澆口在頂出時,澆口拉離成品時將成品拉傷。

側澆口也可以利用類似的方式頂出,避免在澆口位置拉傷成品。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當然,這種頂出方式不僅是用在澆口附近的頂出。由於其第二段頂出行程的起使位置僅需要更改頂針下方的柱狀長度就可以達成,而且在模具製作上的費用又較為低廉,這種頂出方式,也很適合之前所提到的較深的盒狀物的頂出。

模具的种类

一.模具的一般定义;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产品,这种专用工具统标为模具。

二.模具的种类:(从加工材料来分类)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行位

    当产品有倒勾,或产品有咬花但脱模角度不够时需通过行位的侧面抽芯来完成:

一.使用时机: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二、行位的设计原则:

1.有足够的刚度与强度

2.合理的分型处理(即在运动方向无倒扣等模具异常)

3.运动的平衡与平稳

4.良好的互换性与加工处理工艺

三、斜导柱驱动方式的行位: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1.斜导柱驱动行位的设计参数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2.斜导柱的固定方式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四、拔块驱动的行位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拔块驱动式的设计参数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五、油缸驱动式的行位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六、行位的导滑形式及压板形式

1.采用整体式压板

   采用整体式,加工困难,一般适用在模具较小且空间受限制的场合。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2. 采用矩形的压板

    采用矩形的压板形式,加工简单,强度较好,应用广泛。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3.采用“7”字形板

     采用“7”字形板,加工简单,强度较好,一般要加销孔定位,较常用。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4.采用“T”形压板

    当行位导滑装置受模具空间条件限制时可采用

七、行位的限位形式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八、行位座的种类: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九、铲基的种类: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斜顶的设计

    斜顶与行位一样,也用于产品的扣位成型中,但斜顶常用于产品内部较短距离扣位的抽芯

一、斜顶的设计原则

1.根椐产品的扣位确定斜顶角度,一般为30——120 抽芯距一般大于产品扣位3mm。

2.根据斜顶宽度及斜顶所在产品上的位置(主要看有无干涉、斜顶上胶位面落差否很大)来确定斜顶的厚度,一般不小于6.0mm。

3.根据斜顶的长、宽、高来确定其导滑槽的形式。

4.斜顶的导滑部分应开设油槽,后模仁部分的的斜度有效管位应大于20mm以上,否则应做其他机构辅助导向。

5.斜顶杆的材质应采用优质耐磨材料,或做特殊处理(如氮化处理)。

6.对于斜顶被胶位所包紧的产品,在顶出时会由于包紧力的作用,产品会跟斜顶的运动方向走动,影响产品的取出,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在顶针上做一圈胶位,在顶出时可起到定位作用,但需取得客户同意,且顶针直径需大于8mm以上。

7.当斜顶在抽芯方向的型腔构成面低于水平面时,此时固定座的滑道亦需做成低于水平面的斜度,角度大小与斜顶在顶出行程与产品表面构成的斜度相同。

二、斜顶的种类

1.整体式;适合产品大而深,倒勾行程大的产品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2.两段式:产品倒勾行程不大,产品高度不深,用两段式在后模和顶针板占用面积小、不会使各斜顶产生干涉。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3.分体式斜顶:对于大型的斜顶,为了节约材料,便于加工及后续维修,可采用分体式结构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三、导滑板:为了保证斜顶在滑动过程中的导向,在B板底部应设计有斜顶导滑块以确保斜顶在运动中的稳定性。

四、固定座

1.T型座结构:结构简单、加工、安装方便、适合较小型的模具

2.滚轮结构:导向性好.精度要求高,斜度较大的斜顶可考虑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将熔融的塑料从注塑机引到模具的每一个型腔的机构,因此其参数和形式的差异均会影响到产品的品质。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流道和浇口的设计原则及不同流道及浇口的选择。

一.流道

二.浇口

1.浇口的设计原则

A.浇口应开在产品断面较厚的部位、利于浇注

B.浇口位置的选择,应使溶融料充模流程最短、减少压力损失、

C.浇口位置的选择,尽量避免使溶融料直接冲入型腔,否则会产生漩流、在产品上留下螺旋状痕迹

D.浇口位置的选择,应有利于排除型腔内的空气

E.浇口位置的选择,防止在产品表面产生接合线

F.浇口位置的选择,避免正对细小型芯,使其产生变形

G.大型或遍平薄壁件成型,可采用多浇口来防止翘曲、变形、缺胶。

H.浇口应尽量开在不影响产品外观和装配的部位,并尽量易于修整

I.在型腔能注满的前提下,浇口数目是愈少愈好。

2.侧浇口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适用于大部塑料、各种侧边允许浇口痕迹的制品,开在制品的边缘或边缘顶面,又分标准入水、搭接入水和扇形入水,下图中t为产品壁厚,L一般为(0.8—1mm)

3.点浇口

     适用于流动性好的塑料,以及不允许侧浇口,只能在产品表面进胶的产品 ,也可用于

一模多腔的模具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4.潜水浇口

    适用于外观不允许浇口痕迹及要求自动去除料把的模具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弯钩形(又称香蕉形或牛角尖形)浇口

    适用于要求自动去除料把:外观不允许浇口痕迹 ; 对一些特殊需要的产品(如产品的内表面没有位置加骨位或骨位不够深)对PMMA等较硬透明料不适用

6.直接浇口:对大型单一型腔产品(如盆、桶、电视机后壳、复印机前后盖等 )成型效果非常好。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三.唧咀

1.普通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2.斜唧咀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3.细水口用唧咀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四.热唧咀

    借助加热装置使浇注系统中的塑料不会凝固,也不会随产品脱模,所以又称无流道模。

1.热流道的优点:

A.无废料

B.压力损耗小

C.可缩短成型周期

D.提高产品的质量

2.热流道的不足:

A.模具高度增加

B.成本高

C.存在热膨胀,需计算

a。T.E.=A×B×C=预热膨胀补偿

其中A:热咀尺寸

B:温差,即热咀内的料温减模温

C:膨胀系数和钢材的关系:0.00000736cm/℃

b.A1=A+T.E.

其中:A:室温下热咀的长度

T.E.:膨胀长度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五.定位圈

1.定位圈的尺寸参数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2.定位圈与唧咀的安装标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适用于两板模           适用于三板模

模具冷却系统

    模具的温度对熔融塑料充满、流动、固化成型,生产效率,产品形状尺寸精度都有重要影响. 

一.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1、在保证钢料强度的前提下,冷却水道尽量设置在靠近型腔(型芯)表面、且彼此与型腔距离尽量一致、在加强冷却的同时,使模温均匀、进出水温差控制在5℃以内。

2、在保证钢料强度的前提下,冷却水道尽量排紧密

3、同条水路的直径保证一致,防止压力损失

3、产品壁厚部位以及浇口部位要加强冷却

4、一模多腔时,尽量使各腔水路独立、便于控制

5、较大斜顶、行位也应设冷却水道

6、当冷却水无法到达而又必须加强冷却时,可用铍铜镶件等热传导性好的材料来散热

7、在模具设计时冷却系统的布置要先于脱模机构。比如顶针与冷却水道发生于涉时,要优先考顶针移位。

8、冷却水道进出口尽量设计在模具的非操作侧。

二.具体要求:

1、冷却水到产品边最少保证10mm以上

2、冷却水到顶针、镶件最少要保持3mm

3、“O”形圈到顶针、镶件最少要保持2mm

4、水道与模面距离一般要大于2倍水径

5、水道与模仁边距离一般要大于水塞长宽加5mm

6、水道直径常为6 mm,8 mm,10 mm,12mm

7、冷却回路长度应在1.2——1.5以下

三.常见水道形式

1.直通式水道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2.圆圈式水道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3.水井水道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4.螺旋式水道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5.喷泉式水道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6.导热棒式水道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四.水道的密封形式

1.采用“O”环密封圈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O”形密封圈及其密封沟槽尺寸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2.采用水孔塞或螺栓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3.采用铜棒的过盈配合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六.行位中水道的冷却形式

1.整体式行位的冷却形式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2.拼镶式行位的冷却形式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七.斜顶中水道的冷却形式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的顶出系统设计

    在注射型过程中,产品由模具中脱出,脱出产品的机构称之为顶出机构:

一、顶出系统的设计原则

1.顶出过程中在要保证顶出绝对平均、顶出平稳。

2.顶出元件选择及大小应尽可能统一、尽量单一化、以便加工及降低成本

3.顶出元件直接作用于产品表面,顶出力量要足够大、顶出元件应尽量做大,使顶出力平均、平稳。

4.结构复杂的产品无法保证一次顶出时、则考虑设计成二次顶出

5.顶出时,要保证型芯侧不形成真空背压、不可干涉其他成型元件,如有形成真空背压,则作吹气顶出。

6.顶出元件头部有碰穿成型时、应在元件的底部做垃圾钉。

二、顶出部位的选择

1.顶出部位首先应从产品四周考虑设置,并采取较大面积的顶出元件,然后再考虑中央部位辅助顶出、也须优先采用大的顶出元件,除非迫不得已,小的顶针原则上不给予考虑。

2.产品的非外观面.依客户要求(如走纸面、滑轨面等)不能设置顶出

3.顶出位置应尽可能设置在产品粘模力较大的地方、如筋位、柱位

4.顶出位置尽可能设置在产品强度.刚度最大部位、以避免顶出时损坏产品面。如:凸缘、角落、筋底部等、但不考虑布置于斜面上、如迫不得以、须在顶出元件顶面加工防滑槽

5.如产品表面不允许有顶出的痕迹,可以考虑做垃圾料辅助顶、脱模后加工将垃圾料去掉。

三、顶出行程的确定

1.要顺利取出产品、必须保证足够的顶出行程、一般选择全产品顶出。顶出行程=产品高度+余量(15-20mm)

2.特殊情况、(比如产品很高)可以考虑非全产品顶出

四、顶出元件的种类、

1.顶针

(1)、标准¢1- ¢2级数为0.1mm1- ¢2级数为0.5mm长度一般为50mm一级  

(2) 形式

A.单节式:

B.变节式(托针):¢3以下顶针为防止因强度不够而导致顶出时变形,一般做成变节式、一般要求托为顶针的两倍。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C.顶针的限位(即防转)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D.顶针的置后顶出(即延迟顶出):防止个别顶针正常顶出时顶出不良、造成顶白。置后量一般为0.5-1mm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2.扁顶:用于较深的加强筋处、置于筋的底部(附图3D)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3.司筒(又称推管):一般用于较深的螺丝孔的成型顶出,司筒的筒壁厚一般不应小于1mm、若太薄可做成变节式(即托针)注意其针和筒的组装方式如图: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4.直顶:部分产品的筋位比较深,如果此时用扁顶、由于扁顶一般较薄、强度有限,顶出行程太大时会变形甚至损坏,此时多用直顶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5.顶块:一般用于较大面积的外观筋边沿处或较深产品有内部顶出时

(1)顶出块上一部分为碰穿、一部分为成型部分、边界应有0.2-0.3距离、防止切伤成型面

(2)顶块在周围环境允许的条件下,都须设计有顶了斜度30-50的如果不能做斜度,一般5mm下做油槽并将顶块特殊处理(如氮化处理)

(3)顶块应有足够的导向长度、保证顶块顶出后不能脱开导滑面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6.推板:一般用于深腔产品(如:桶、颜料盒等)及圆筒形产品

(1)、推板与型芯的接触面需做30-50斜度、防止工作时过热导致烧蚀

(2)、推板的封胶边应比型芯的成型面大0.2-0.3防止顶出时切伤成型面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7.气顶:当产品内侧在正常顶出过程中产生背压、包风。产品包在型芯上、而产品内侧不允许有任何顶出迹象时、考虑用空气顶出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经典模具设计案例

【产品结构】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此套模的看点在于三个斜柱外侧部分的脱模结构设计,如果按照常规方法不论从哪个方向进行斜抽芯滑块与滑块之间都会产生干涉, 怎么办呢?

    我们经常会聊到一些“旋转抽芯”,“滑块两次抽芯”等等这类较为复杂的模具结构,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做“旋转开模”或者是“滑块两次旋转开模”呢? 其实就是“旋转开模”,成就了这个三叉接头!

【模具结构】

    首先确定一个旋转中心并绘制出第一组滑块。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滑块往两侧旋转对开,但在这之前必须将内孔的入子先抽出来。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单个滑块示意图: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旋转整列后的效果: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在开模时 A组旋转35°后B组再旋转15°合模时先合B组,再合A组,两者不能同时运动。具体运动步骤如下面的动态演示: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其实,模具结构也不是唯一的,来看看另外一个出模方案。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运动步骤动态演示: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此案例的第一种结构式在N年接触过的,依自己的印象像重新绘制了出来,大体的结构方案雷同,对于类似产品可以供大家借鉴参考。

模具设计钢材选用

    国产塑料模具钢

类别牌号

中国

美国

日本

瑞典

德国

用途

塑料模具钢

B30

2738

用于制造生产批量小,模具载面积不大,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的塑料成形模具或模架

B20

50

1050

S50C

C50

45

1045

S48C

C45

45

1045

S45C

C45

B610SM1

40Cr

G51400

SCr440

高级镜面模具钢

3-4Cr13

420

S-136

2083

用于制造PVC等腐蚀性较强的塑料模具,透明塑胶及抛光性要求较高的塑料膜。

3Cr2Mo

P20

40CrMo74

钢的纯度高,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制成工模具精度高,永不变形。较高的强韧性,适合做大型复杂模具。

P4410

P20tNi

PDS5S

718

2738

国产冷作模具钢

类别牌号

中国

美国

日本

瑞典

德国

用途

冷作模具钢

T7A-T12A

W1-7 W1-1.2C

SK7-SK2

C70W1 C125W

形状简单小型工模具,可选用此材,可保证高强度,耐磨性,足够的韧性及耐用性。

GCr15

E52100

SUJ2

SKF3

100cr6

60si2Mn

SUP6

60si7

16Mn

电机轴

CrWMn

SKS31

105WCr6

下料模、冲头、成形模、搓丝板顶出杆及小型塑料压模等。

Cr12

D3

SKD1

X210Cr12

应用于小动载条件下要求高耐磨形状简单的拉伸和冲载模。

Cr12MoV

X165CrMov12

下料模、冲头、滚丝轮、剪刀片、冷镦模、陶土模及热固塑料成形模等。

Cr12Mo1V1

D2

SKD11

XW-42

X155CrVMo121

重型落料模、冷挤压模、深拉伸模、滚丝模、剪刀片、冷镦模、陶土模等。

国产热作模具钢

类别牌号

中国

美国

日本

瑞典

德国

用途

热作模具钢

5CrMnMo

用于制造形状简单,厚度小于250毫米的小型锤锻模。

5CrNiMo

L6

用于制造商形状简单,工作温度一般,厚度在250~350毫米之间的中型热锤锻模块。

5CrNiMoV

SKT4

56CrNiMoV7

用于制造厚度>350毫米,型腔复杂,受力载荷较大的大型锤锻模或锻造压力机热锻模。

4Cr5MoSiV1

H13

SKD61

8407

X40CrMoV51

用于制造冲击载荷较大,型腔复杂的长寿命锤锻模或锻造压力机用模具或镶块;以及铝合金挤压模,铝镁锌等金属长寿命压铸模具,部分高寿命高耐磨塑料模具。

5Cr2NiMovSi

用于锻锤模具钢具有良好的韧性,强度和耐磨性,淬透性,适用于制作工作。大面积复杂形状,承受冲击负荷重的大、中型,锤锻模用材,5CrNiMo。5CrMnMo、H13等热模钢1.5倍~2.5倍。

55NiCrMoV6

2713钢

45Cr2NiMoVSi

HITACHI 钢材[YSS]

    日立金属所出产之安来钢YSS,是同精选之高纯度的“真砂铁矿砂”通过自创的“低温还原法”精练,成功创出YSS海棉铁(Sponge lrron)作为原铁,令钢中杂质含量减到极少。并使用高质电熔炉及精密仪器提练,所有练制步骤(如热作、冷作、热处理)均经严格控制。高质量之水平可在钢材身上反映出来。

[各项同性]
    我们称这新技术研究成果为“各向同性”钢材。“各向同性”工具钢和可塑性钢之名称是因其能减少纵向锻炼间之机械性能差异,使其质量更普通钢材。其所制造之产品,均能达到更稳定之机械特性及更长之使用寿命。故此,这种新钢材已得到曾经使用过之客户极高评价。

HPM7新型预硬P20塑料模钢

出厂硬度

特 征

用 途

预硬处理HB300-330

切削性、焊接性优越钢材;洁净度高,具有良好的镜面精加工性能;严格挑选化学成分,经新技术特别提炼后,能提高钢材本质延伸性、韧性、及溶接性、不易爆裂;大尺寸模具中心部位也同样有相对硬度。

因设计变硬,而需要焊接频繁模具;汽车部件如尾灯、表盘;家电如电视机体、空调机壳和电话等;其它:大型日用品、胶卷、容器、导管等。

HPM50卓越表面质量P21塑料模具钢

出厂硬度

特 征

用 途

预硬处理HBC36-41

最适用于镜面抛光加工的预硬化钢;放电加工特性佳:经处理后的表面非常好,可取代蚀花加工、在进行放电(电火花)加工后,表面硬度不会增加,可简化其后的加工工序;组织均匀,最适用于精密蚀花加工;焊接性佳,表面不会硬化;韧性优良,机械特性卓越。

镜面抛光模具:防尘盖、电视机滤光板、化妆品盒、家电等;精密皱纹加工模具:办公室自动化设备、汽车零件等。

HPM38高优质镜面塑料模具钢(420 ESR)

出厂硬度

特 征

用 途

预硬处理HB300-330

镜面抛光特性极佳;耐腐蚀性优良的电渣重熔13铬钼不锈钢,不需镀铬;热处理变形极少,是精密模具最佳选择;防锈性高,不需担心模具保管问题;热处理硬度可达HRC50-56。

适用于透明、热固和耐热树脂用模具:如化妆品盒、雷射碟片、卡式录音带盒、各种镜片、医疗设备、家电、食品容器等。

DAC特种热压合金模钢(SKD 61)

出厂硬度

特 征

用 途

处理退火至约HB185

用途广泛的通用热加工用工具钢。

可抵受溶铝、镁、锌之腐蚀作用及热度之急剧变动。适宜制造铝、镁、锌合金压铸模热或热冲铸工作及热铰刀、轧刀、铰刀、切槽刀、剪刀及热锻冲头等。

SLD高耐磨冷作工具铬钢(SLD 11)

出厂硬度

特 征

用 途

软性退火至约HB210

高耐磨性的通用冷作模具钢;淬火性佳,热处理变形少。

此钢易于车削,并宜制锋利刀口、剪刀、圆锯、冷或热作修整模、滚筒边、螺丝纹、线模、铣刀、冲唧模。圆形滚筒,制电力变压器心衡模、切割钢皮轧刀、钢管成型滚筒、特殊成型滚筒、精密规、形状繁杂的冷压工具、心轴、冶金、锡作模、塑料模、螺钉头模等。

SGT不变形耐磨油钢(SKS 3)

出厂硬度

特 征

用 途

软性退火至约HB190

切削性优异的通用冷模。注意大型加工品的淬火唧钢丝电火花加工。

此钢热处理后,具有不变形之特性,适宜制造精密工具、精密仪器、精密测定工具,并宜制造铰刀、铣刀、滚筒,冷作拉线模、样板样模、冲孔器、冷作切器、剪刀、木用工具、螺丝模、手盘、各种冲模等。

ACD37冷加工用工具钢

出厂硬度

特 征

用 途

软性退火至约HB190-220

气冷、真空淬火钢。改善了SGT的淬火性及钢丝电火花加工件。

此钢热处理后,变形度极低,适宜制造高精密工具、仪器、摩打、各种刀具、板金用模、样板等。

CENAI抗腐蚀性及易切削性塑料模具钢(P21)

出厂硬度

特 征

用 途

预硬处理HRC40

解决了模具腐蚀问题;预硬度高达40HRC的易切削性模具钢;具有极优良抛光,蚀纹及放电加工特性。

重视镜面,蚀纹加工性、放电加工性的模具钢、办公室自动化电器用品、通信机器用品、家庭电器用品、汽车用品、化妆品盒、重视长寿命的泛用模具钢、食品容器、橡胶模具。

FDAC快削预硬压铸合金模钢(SLD 61)

出厂硬度

特 征

用 途

预硬处理HRC38-42

出厂硬度高达HRC40,在加工模后且不用热处理可直接生产,增加含硫量令切削性更佳。

塑料模插压销,特别交货期极短的压铸零件模具。

一胜百钢材

    一胜百之瑞典工厂生产的钢材以其质量享誉全球,718模具钢几乎成了塑料模具最常用的型腔材料,最新生产的HOTVAR热作钢在HRC54-56时能适合在650摄氏度工作。

钢材编号

标准

出厂
硬度

钢材特性

主要成份

一般用途

C

Cr

Ni

W

Mo

V

Mn

Si

S

718

P20改良型

HB190-330

预加硬纯洁均匀,含Ni约1.0%

0.38

2.0

1.0

0.2

1.4

0.3

高抛光度及高要求内模件

,适合PA、POM、PS、PE、PP、

ABS塑料

718H

S136

420ESR

HB<215

高纯度,高镜面度,抛光性能好、抗锈防酸能力极佳,热处理变形少

0.38

13.6

0.3

0.5

0.8

镜面模及防酸性高,可保证冷却管道不受锈蚀,适合PVC、PP、EP、PC、PMMA塑料,食品工业机械构件

S136H

HRC31-35

618

P20改良型

HB280-320

真空除气制炼之合金钢,纯度高,金相结构均匀,抛光容易

0.38

1.9

0.15

1.5

0.3

有好的机械强度和可机加工性预硬钢,用于冷作钢支承板与支撑物,塑料模架以及要求不高的型腔和型芯。

8407

H13改良型

HB<180

性能优越的热作钢。优秀的韧性和抗龟裂

0.38

5.3

1.3

0.9

0.4

1.0

适宜作压铸模和其他热作模
具。另外,是多用途的有很好的抗磨损性,可抛光性和成型性的模具钢。

DF-2

2510

HB<190

冷作钢

0.95

0.6

0.6

0.1

1.1

多用途冷作钢,适宜作冲头和凹模。

日本大同优质钢材

DAIDO

大同

JIS

日本

GB/YB

中国

DIN

德国

ALSL

美国

主要用途

PXZ

——

——

——

——

通用大型蚀花模具。汽车保险杠。仪表面板。家电外壳。浴槽

PX4

——

——

——

P20

量产用大型镜面模具。汽车尾灯。镜壳。前挡板。透明胶片等

PX5

——

——

——

P20

NAK55

——

——

——

——

高精度镜面模具。。摄相机。音响。化妆容器。

透明罩。透明胶片等

NAK80

——

——

——

——

S-STAR

SUS420J2

3CR13

X40CR13

420

超镜面抗蚀精密模具。照相机部件。激光唱片。表壳

G-STAR

——

——

X36CRMO17

——

耐蚀模胚用

YX30

SKS93

——

——

02

冲压模。量规。裁纸刀。辅助工具。拉模。穿孔冲头

GOA

汽车覆盖件模具钳工工作经验

拉延摸DR
(一)型面尺寸的确认:根据图面或样件尺寸来确定
1 首先,根据图面尺寸,全面检视了解该摸具所有型面尺寸,有不清楚的地方要提出来弄懂、弄明白;
2 在没有图面尺寸的情况下须按样件尺寸确认。
(二)上、下模基准钳工作业时
1 请注意:凸花的尺寸是绝对尺寸,凹花的尺寸是相对尺寸, 应以此为原则去清角或清除多余加工量,不能盲目、
简单地根据红丹吃进状况随意的判断和动作。
    清角时,砂轮片或钨钢刀切入量不要太深、参差不平顺 ,应预留修顺量。
2 打磨上下模表面雕刻痕迹时需注意带柄砂轮走向与刀具雕刻路径交错打磨。
3 棱角棱线要光滑平顺,不可有弯曲或锯齿状,棱线与搭接线不可有扭曲现象。 无论是凸花R角, 还是凹花R角,打磨和清角后
,R角都应光花圆顺,绝不允许有凹凹凸凸的现象。
4 模具需要补焊铸铁焊条时,先用火把该补的地方烧干透,有可能的话,可用砂轮机磨去表面一小层后方可焊补、棱角棱线淬火,这样可以减少砂孔。
(三)合模前的准备工作
1 基准模棱角棱线要淬火,其表面光洁度要求为0.8;
2 导板组立时要求其贴合度红丹80% 导板与背托之间的间隙为0;
3 确认上下模导板间隙性和间隙均匀性(一般为0.05~0.08 不能太紧或太松,否则将造成拉毛或模具不稳定现象);
4 确认上下模中心是否偏心;
5 无关功能部位要倒角;
6 作业完成后要经主管确认方可合模。
(四)合模
1 应以下模为基准研合上模,先确认型面贴合度,若发现存在不平衡状况,必须找出问题点所在并经论证后才可研合。
2
研合时要注意平衡块功能的使用:平衡块是用来确保上下模研合的平衡度,以消除由于机台工作不平衡而导致模具研合面的倾斜,但合模前要确认等高块及其支撑面是否等高。
3 合模作业规定:凸凹模接触红丹面积须达90%(应区分带件研合与不带件研合,不带件研合时按理论接触面),压边圈须100%接触,
其他非管理面红丹接触面达80%。
4 合模时先合活塞面或凸凹模皆可。但应注意,打磨后要先用干净布擦拭干净耐磨板上粘的粉尘,禁止耐磨板粉尘走模。合模的红丹要求薄而干净。
5 粗合模时要求用粘土(或橡胶泥)确认打磨量,并判断将使用工具中类。
6 精合模时要求用¢6较细的砂轮交叉打磨,平面考虑用2#, 表面细度要求不可凸凹不平或粗磨痕迹。
7 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为确保贴合度和表面细度要求,精合模后要边推石边合模,但需注意模具表面的清洁。
8 合模时主机一般不允许加压。
9 作业完成后要经主管确认:(1)红丹贴合(2)表面细度
(五) 扣料厚
1 需由主管确认板厚及扣板厚的基准。
2 左右、前后要对称,反之,不对称时要先纠正。
3 用块料两面涂红丹放于对称位置逐次扣除(块料不能有毛刺、折迭,防止模具被压坏)。
4 不能加压力。
5 作业完成后要求由主管、品管确认是否合格。
(六) 试模前准备作业
1 推石头;用80# 120# 180#磨石依次使用去除上下模面表面残留打磨痕迹;
2 抛光;用240#砂纸,必要时推油石;
3上下模加强筋倒角;
4 钻气孔;注意这是必不可少容易忽略的环节;
5
用料尺寸的初步确定:(1)据工艺卡的资料;(2)在没有资料时要以凸模为依据确定:型面部份以最高点位置测量确定长度或宽度,拉延筋以外计20mm
6 由主管确认(R角是否圆顺 动作没问题等)后才能试模
(七) 试模;
     一般情况下,要先在油压机试,确定没有问题后才可上机械压力机。试模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注意顶杆分布情况及顶出时与模具平面接触的间隙(应为0)如果有间隙,需用铜片垫平。
2 活塞顶出高度应恰好,高或低都会影响工件:(1)起皱(2)破裂(3)硬性(强度)不同
3 控制料的流量——平衡块(1)平衡块要等高更不可打磨(2)平衡块的调整(硅钢片或铜片、间隙,
板厚+0.1~0.2)
4 注意料的大小是否合适:料太大(走料慢)会导致拉延件裂,(走料快)料太小会导致起皱。
5
主机压力缓冲压力会影响拉延件(1)起皱(2)破裂,如果拉延件破裂、起皱,必须考虑板件的流向,还应考虑是否是先破裂后造成走料太快再引起起皱;
6 所用料的材质对试模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拉延件的形状越复杂对材质的要求也越高。
7 如果拉延件破裂,放大R角时,一定要依据图纸(有整形部份或废料区域可以不依据图纸的规定)
8 压边圈平衡快垫太厚会产生以下几点问题
    A 板件拉延面过皱易影响料的流动量过慢也会造成拉裂;
    B 模具本身加快磨损造成日后凹凸;
    C 上下压不到位。
9 机械压力机试模时需考虑主机下压时的速度和气垫压力。
10 试模后必须填写完整的数据:顶杆图高度、 用料尺寸、试模报告书(检验员)、日期、次数、问题点、对策等。
(八)淬火
    模具调好以后,上下模R角 、拉延筋等一般要淬火, 模具使用的材料一般为合金铸铁GM241、GM246、
ICD5,火焰的淬火硬度为HRC50以上,(未经过淬火的拉延模 R角易毛,容易造成板件开裂,影响料的流动)。
    淬火时,应以R角的大小来调节火焰的强弱。
    注;烧嘴与喷水管应同步进行,工件上看到红亮时,应缓慢移动烧嘴,冷却水也缓慢跟进,水过后相应部位呈现翻白状态为最佳状态。若不同步,
冷却水慢,由于加热温度太高,产生过烧现象, R角便会起泡有气蚀孔,冷却水太快,会使加热温度过低,造成R角硬度不够。
(九)安装模具辅助机构
1上模废料区域做压印器;
2 左右件时有R、L标识;
3 模具前后安装送取料滑轮装置;
4 装定位;
5 安装防止活塞飞出的套筒螺杆,防护板;
6 模具起吊棒。
(十) 油漆,经品管确认其种类
周剪模(TR)
一  型面尺寸确认:
    除了依据图面尺寸或样件尺寸确定型面尺寸外,还需要确定周边尺寸和孔位尺寸。
二 上、下模基准钳工作业
1
下模:除清角(逃料)外,还要用板件(前道工序DR的板件)合模,先在模具上设定基准(取较为平面的位置)两点,钻孔固定,再在板件上相应的位置也钻孔固定这两个基准点;同时板件上R角和平面处最好用¢5~6mm的钻头钻一些孔以便观察。
2 用板件合模时注意(1)刀口周边20mm,一定要见红丹;(2)合好以后,板件应在下模上不能摆动;
3
上摸(压料板)研合时把定好的基准的板件翻转,相应地在上定出两个基准点,要尽量在地面研合达80%时才上机台,上机台研合压料板时,要时时注意保持导套的干净性,打磨时要用一小块板料盖住导套口,以免粉尘入导套,走模时造成导套、导柱的刮伤损坏;
4 研合完以后,推石头,抛光;
5
配刀口:(1)基准刀口先淬火,刀口的淬火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却),淬火时以刀口微微翻白为好,烧得过红,刀口会裂,刀口烧得黑黑时,证明火烧的不足,硬度也不够;(2)注意:配刀口时:a刀口绝对不能磨成鸟嘴状,而且刀口垂直宽度为15mm±2mm,其下部位要离隙;
b补焊刀口时不得留有焊缝界面;c 修顺——刀口不能用带柄砂布轮抛光,只能用油石或细的磨石(180#)以上)来推顺,
手摸应有锋利的感觉;(3)上机台确定模具的闲合高度测量限位高度,刀口吃入量为5-6mm,废料刀吃入量为2-3mm;
6 废料刀的装配 (1)在拉延件上要剪断的部位磨或割一条宽3-5mm的间隙,放在基准模(下模)上,
然后用四方的纸板插入其中,笔靠在拉延件上在纸板上划出相应的曲线,按曲线磨成形状。
注意:纸板编号应与废料刀编号和废料刀安装在模具上的编号一致;(2)下模装好废料刀后,须用拉延件研合过,这样有助于确定上模废料刀的形状,如果剪不断,一般焊补上模废料刀,(3)下模废料刀要磨阶梯,其形面不能过高,标准是板件与刀口间隙<0.3,刀口后面要磨成斜面,有利于排废料。
研配刀块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以下模位基准,基准打磨好以后,淬火,淬火硬度为HRC56-62。
2 基准做好以后,检测垂直度是否达到要求,纵切刃截面一定要垂直,刀口垂直度应不大于0.01mm, 不允许有倒锥。
3 刀块转角如果是直角,在可能的情况下放成圆角,以方便修上模刀块。
4 基准模刀口则壁用磨石推顺,不能留有加工痕迹,目的是配刀口时能根据红丹的显示来更好地控制刀口间隙,基准模经主管认OK后,方可进行削刀口。
5 刀口镶块接合面缝隙,料厚大于0.8mm的间隙不大于0.15mm ,料厚小于0.8mm的应小于0.05mm 相靠而不相挤。
6 刀块与背托应无间隙,螺丝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一般刀块不低于四颗,刀块底部位应红丹研配80%。
7 上机台合刀口前,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经主管确以上工作的确切实行后才能进行削刀口;
(2)设置模具等高块;
(3)下到接近刀口约0.5mm间隙时划线打磨,
若形面差较大时,要打磨至上刀口形面,以便于准确划线,打磨到0.15mm以下厚度可用切削方式作为打磨量基准,在做切割动作之前,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所切割不可整体或一次性切刀口b要前后或左右对称切c要用等高块削切口,一次切入约0.2mm左右可避免下模刀口崩裂或刮伤;d打磨刀块不能磨到发黑这样会产生硬度过高伤及基准准模;
e刀口吃入约2mm方可折下修90°。
8
每研合配好一块刀,需要用相应的材料试剪,剪完如有毛刺需焊补的焊补,如果整块都有相同大小的毛刺,就打磨整块刀块,往基准刀口靠密,重新钻大固定销。
9 整体组立刀口修发黑,并设定停止块高度。
10 上下模(刀块)淬火:所有衔接点的刀块规定都必须拆下淬火,如此才可避免刀块与刀块之间的间隙变大。
11 作业完成后,经主管确认OK。
组冲头
1 组冲头之前,先确定冲头座与冲头地面是否平,如果不平,先把工作平面配平,只允许打磨冲头底面。
2
组冲头时,先考虑冲头座的摆放,然后把冲头插入孔中3~5mm(最好用塑料薄模包住冲头以变控制间隙)用手按平座面粘上瞬间胶水,主机上升时要用手捍住冲头,注意是否弹动,如有异动,需重新组。
3 冲头座一般要垫垫片,因为模具座面是铸铁,冲口久了,冲头会凹陷。
4
在打定位销之前,先把组冲头时粘上的AB胶和瞬间胶清除干净,重组冲头,手触冲头,如有异动,调整后销紧螺杆后方可打定位销。
模具辅助机构
1 做相应的废料滑糟
2 顶料废料盒
3 模具起吊棒
    三整形模+侧冲孔
1 其清角标准同拉延模;
2 以整形到底为基准,确定模具闭合高度,测量出限位块(注意料厚);
3 组侧冲凸轮座
(1)把凸轮弹簧取出,确定凸轮行程,一般垫3mm(保留3mm余量);
(2)把冲头插入凹模套3—5左右,根据冲头座与凸轮帖密确定凸轮座的位置,固定好凸轮座冲头后,翻模块插刀;
(3)组插刀时,将插刀紧靠凸轮的背托,如果会突出,需加工插刀座面;
4 组侧冲悬吊凸轮座
(1)同上
(2)把冲头插入凹模套5mm左右,根据冲头座与凸轮贴紧确定定凸轮座的位置,固定好凸轮座,翻模块插刀,然后放入弹簧,组冲头;如果是“0”悬吊侧冲凸轮,可以同时组凸轮座与冲头。
5 前制拉回钩应与对应的机构配合合适,不紧不松,用红丹检查,应该显示薄薄一层红丹。
6 插刀与凸论滑块,接触面应均匀,不能只接触单边,组插刀时要考虑强制拉回钩的活动轨迹。
注 凡是涉及有弹簧的执行机构,一定要考虑执行机构的行程及弹簧的安全值。
7 整形刀块与背托应无间隙,如有间隙须用铜片垫好。
8 整形刀块做好后,须淬火(热处理)。
翻边模注意事项
1 折边刀口间隙位料厚少一点,如0.8mm料厚间隙可设定位0.7mm,折边刀口间隙应均匀.
2 压料板应压出刀口料厚一半,以防止料凸起.
3 零件转角处裂时应考虑减料边,或者在拉延模加形状,但先考虑刀口间隙和减料边,转角皱时也用考虑刀口间隙太大,料是否没地方走,也要减料边(依图纸)。
4 折边后的零件如有划伤和拉毛的现象,证明模具折边刀的硬度不够,可进行行热处理或钢焊补,修顺、推石头、抛光。
5 火焰热处理冷却时,要根据不同的材料选用合适的冷却方式,如:(1)风冷(2)水冷(3)油冷合金铸铁GM241,须用水冷
6 模具一般要进行热处理的部位有:拉延磨R角、拉延筋;修边模刀口、整形模刀块等。
氮气弹簧的使用
1 必须注意防尘
2 不能有刮伤及电宦腐蚀
3 在计算行程 必须预留5mm
已完工模具的存放要求
1 长期存放的模具必须清理干净并做防绣处理;
2 每周检查一次模具的清洁及防绣状况,发现不干净过生绣的地方要及时处理。

模座实体制作规范

冲孔凹模内允许含3件以下废料,凹模刃口高度与凸模切入量应匹配达成,避免积废料。冲圆孔时,漏料孔比所需冲孔直径单边大1-2mm,下模座漏=孔比镶块上漏料孔单边大1-3mm。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