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零部件材料的選擇

    模具材料的選擇與成型制品的尺寸精度﹑外觀質量﹑模具強度﹑模具壽命等關系密切﹐有時考慮到加工工藝性﹐也對模具材料有一定限制。

一)常用模具材料

   常用模具材料有S136H﹑718H﹑GS-738﹑PAK90、8407﹑黃牌鋼﹑紅銅 ﹑青銅 ﹑鈹銅等。

二)模具材料選擇的原則﹕

1. 订料时余量的规定:

    订内模料,大行位料等大件料时双边余量5.0MM。

    订底面壳等大件、主体铜料时,长宽方向双边余量20MM,高度方向余量30MM,

    其余的铜料长宽方向双边余量10MM,高度方向余量25MM。

2. 鏡類产品如透明ABS或者腐蝕性較強的塑料如PVC﹑POM﹑PP等﹐其前后模均采用S136H﹐其行位﹑鑲件﹑直頂﹑斜頂等用718H﹐但其大鑲件仍采用S136H﹔ABS﹑HIPS等材料前模和前模鑲件用718H﹐后模和后模鑲件用GS-738。

3. 所有的行位﹑斜頂﹑直頂﹑行位壓條﹑行位拉勾﹑T塊﹑行位限位塊﹑耐磨塊等用718H,除行位外均需淬火處理;原身出的A﹑B板﹑拉杆﹑鏟雞等用GS-738.保險鍵﹑撐頭﹑扶針﹑限位頂出塊等用黄牌料。

5. 按鈕的前模銅公一律采用“三寶”銅料。

6. 水井隔片一律用青銅片。

7. 散熱用鑲件采用鈹銅。

8. 按鈕間隙位后模鑲件采用黄牌。

细水口模设计

細水口模設計

    細水口模又稱三板式模,其主要特点是在取出制品的同時﹐將之與流道廢料分離﹐因此﹐其定模部分也必須進行分型。

一) 細水口模主要用來成型下列制品。

1.一模一腔要求側澆口進膠。如果采用大水口模則要麼加大模胚﹐造成浪費﹐要么唧咀嚴重偏心。

2.一模多腔点澆口進膠制品。

3.一模一腔多個点澆口進膠的制品﹐通常用於成型較大型的制品。

二) 拉杆長度確定。

    拉杆長度L=前模+水口長度+30﹐見圖﹐也即L=A+C+D+H+30。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三)定距螺丝

    定距螺丝至少采用M5/8”杯头螺丝,同时,要装胶型圈,以利缓冲。

四)尼龙胶钉

    一般細水口模較常采用尼龙胶钉代替拉勾﹐控制分型的先后次序。尼龙胶钉結構簡單,易裝配﹐并且可通過調整螺絲的松緊來控制尼龙棒的膨脹﹐開模時﹐利用尼龙棒與孔的摩擦力使A﹑B板一起運動。但對於大型模具﹐這種結構不常用。其頂部常開?5的孔排氣。

五)水口勾针

    水口勾针藏進水口推板內﹐以防阻碍熔融塑料的流動。其大小一般為?1/4”,其中心与竖直分流道中心重合,如圖所示﹕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六)唧咀

    所有細水口模一般采用標准唧咀,超过4545以上的模胚,采用自制唧嘴。

    当面板較厚時﹐在保証唧咀托底與面板底之間10MM至少5MM距離的情況下,將唧咀沉入面板﹐見圖;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塑胶件结构设计(1)塑料件周边凸凹纹尺寸

    塑料件周边凸凹纹尺寸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塑件直径/mm
凹 凸 纹 尺 寸
t
R
≤18
1.2~1.5
0.2~0.3
18~50
1.5~2.5
0.3~0.5
50~80
2.5~3.5
0.5~0.7
>80~120
3.5~4.5
0.7~1.0

 

 本系列内容:

塑胶件结构设计(1)塑料件周边凸凹纹尺寸

塑胶件结构设计(2)镶嵌金属件

塑胶件结构设计(3)加强肋设计

塑胶件结构设计(4)避免应力集中

塑胶件结构设计(5)避免隐藏结构

塑胶件结构设计(6)各种常用塑料件的脱模斜度推荐值

塑胶件结构设计(7)壁厚均匀

该文章所属专题:塑胶件结构设计

塑胶件结构设计(2)镶嵌金属件

    镶嵌金属件

图         例
说     明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嵌件埋入深度大于凸起高度,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另嵌件周围圆角过渡,避免应力集中
改进后,外螺纹嵌件无螺纹部分与模具配合,防止熔融塑料渗入模内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内螺纹嵌件的高度低于模腔高度,防止损坏模具和嵌件
改进后,内整体嵌件配合牢固。另嵌件高度不应超过其直径的两倍,以防溢料

 

 

 本系列内容:

塑胶件结构设计(1)塑料件周边凸凹纹尺寸

塑胶件结构设计(2)镶嵌金属件

塑胶件结构设计(3)加强肋设计

塑胶件结构设计(4)避免应力集中

塑胶件结构设计(5)避免隐藏结构

塑胶件结构设计(6)各种常用塑料件的脱模斜度推荐值

塑胶件结构设计(7)壁厚均匀

该文章所属专题:塑胶件结构设计

塑胶件结构设计(3)加强肋设计

    加强肋设计 

图             例
说     明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加强肋厚小于壁厚,避免结构翘曲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加强肋避免了交叉结构,壁厚均匀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加强肋对面开槽,避免结构倒

 

 

 本系列内容:

塑胶件结构设计(1)塑料件周边凸凹纹尺寸

塑胶件结构设计(2)镶嵌金属件

塑胶件结构设计(3)加强肋设计

塑胶件结构设计(4)避免应力集中

塑胶件结构设计(5)避免隐藏结构

塑胶件结构设计(6)各种常用塑料件的脱模斜度推荐值

塑胶件结构设计(7)壁厚均匀

该文章所属专题:塑胶件结构设计

塑胶件结构设计(4)避免应力集中

避免应力集中

图          例
说    明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采用圆角过渡;改进后,无法采用圆角过渡的直线导轨,利用卸载槽减低应力集中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改进后,螺纹牙采用圆形或梯形,螺纹末端圆角过渡,可提高螺纹强度

 

 

 本系列内容:

塑胶件结构设计(1)塑料件周边凸凹纹尺寸

塑胶件结构设计(2)镶嵌金属件

塑胶件结构设计(3)加强肋设计

塑胶件结构设计(4)避免应力集中

塑胶件结构设计(5)避免隐藏结构

塑胶件结构设计(6)各种常用塑料件的脱模斜度推荐值

塑胶件结构设计(7)壁厚均匀

该文章所属专题:塑胶件结构设计

塑胶件结构设计(6)各种常用塑料件的脱模斜度推荐值

    各种常用塑料件的脱模斜度推荐值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塑 料 件 种 类
脱模斜度α
热固性塑料压塑成型
1°~1°30′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
20′~1°
聚乙烯、聚丙烯、软聚氯乙烯
30′~1°
ABS、改性聚苯乙烯、尼龙、聚甲醛、氯化聚醚、聚苯醚
40′~1°30′
聚碳酸酯、聚砜、硬聚氯乙烯
50′~1°30′
透明聚苯乙烯、改性有机玻璃
1°~2°

塑胶件结构设计(5)避免隐藏结构

    避免隐藏结构

图                  例
说 明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避免了隐藏结构,简化了模具结构;改进后,取消了螺纹退刀槽,避免了隐藏结构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搭钩结构避免了隐藏结构,脱落便利;改进后,取消了与脱模方向垂直的孔,以便于脱模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螺纹牙沿脱模方向切除一部分,便于脱模;改进后,螺纹牙的终点远离剖分面,便于脱模

 

 

 本系列内容:

塑胶件结构设计(1)塑料件周边凸凹纹尺寸

塑胶件结构设计(2)镶嵌金属件

塑胶件结构设计(3)加强肋设计

塑胶件结构设计(4)避免应力集中

塑胶件结构设计(5)避免隐藏结构

塑胶件结构设计(6)各种常用塑料件的脱模斜度推荐值

塑胶件结构设计(7)壁厚均匀

该文章所属专题:塑胶件结构设计

塑料模具装配要点

    塑料模具种类比较多,即使同一类模具,由于成形塑料种类不同,开头和精度要求不同,装配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组装前应仔细研究分析总装图、零件图,了解各零件的作用,特点及其技术要求,确定装配基准,通过装配,最后全达到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模具制作精度和使用过程的各项技术要求。

1. 装配基准,装配基准可大致分为:

(1)以塑料模中的主要工作零件如型芯、型腔和镶快等作为装配的基准件,模具的其他零件都装配基准件进行配制和装配。

(2)以导柱、导套或模具的模板侧基面为装配基准面进行修整和装配。

2. 模具装配精度,模具装配精度包括:

(1) 各零部件的相互之间精度,如距离尺寸精度、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

(2) 相对运动精度,如传动精度、直线运动和回转运动精度。

(3) 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如配合间隙,过盈量接触状况等。

(4) 塑料成形件的壁厚大小,新制模具时,成形件壁厚应偏于尺寸的下限。

3. 修配原则:

(1) 修配脱模斜度,原则上型腔应保证大端尺寸在制件尺寸公差范围内。

(2) 带隅角处圆角半径,型腔应偏小,型芯应偏大。

(3) 当模具既有水平分型面又有垂直分型面时修整时应使垂直分型面接触时水平分型面稍稍留有间隙。

(4) 对于用斜面合模的模具,斜面密合后,分型面处应留有0.02-0.03mm的间隙。

(5) 修配表面的圆弧与直线连接要平滑,表面不允许有凹痕,锉削纹路应与开模方向一致。

塑胶件结构设计(7)壁厚均匀

    壁厚均匀

图               例
说          明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塑料件内部避免产生空洞和凹陷等质量缺陷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避免材料过分堆积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的加强肋结构避免了由于材料堆积造成的缺陷,提高了承载能力;改进后的传动轮避免了材料堆积现象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齿轮采用空心结构,避免了材料堆积现象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不合理
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实例
合 理
改进后,壁厚过渡均匀,可减轻由于冷却不均造成的翘曲现象
    常见塑料件的壁厚范围
塑       料
塑件壁厚范围/mm
热固性塑料
醛酚塑料
木粉填充
布屑填充
1.5~2.5
1.5~9.5
氨基塑料
纤维填充
布屑填充
0.9~5.0
1.5~5.0
热塑性塑料
聚 乙 烯
聚 丙 烯
聚 酰 胺
聚 甲 醛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硬质聚氯乙烯
聚碳酸酯
醋酸纤维素塑料
ABS塑料
0.9~4.0
0.6~3.5
0.6~3.0
1.5~5.0
1.0~4.0
1.5~5.0
1.5~5.0
1.5~5.0
1.0~4.0
1.5~4.5

 

 

 本系列内容:

塑胶件结构设计(1)塑料件周边凸凹纹尺寸

塑胶件结构设计(2)镶嵌金属件

塑胶件结构设计(3)加强肋设计

塑胶件结构设计(4)避免应力集中

塑胶件结构设计(5)避免隐藏结构

塑胶件结构设计(6)各种常用塑料件的脱模斜度推荐值

塑胶件结构设计(7)壁厚均匀

该文章所属专题:塑胶件结构设计